突發兩大利好!港股暴漲、A股午盤走強,盤後美元大跳水,利好中國資產
昨天有跟大家提到,A股已經進入了重磅會議窗口期,從上周開始的資金兌現也初步告一段落。一般來說,市場會進入政策博弈期,但今年資金在AI、吃的盆滿缽滿,對會議預期也不高,所以資金持觀望態度。

昨天我還說,金融、消費、地產等順周期已經跌了兩天,說明高切低的資金提前兌現了,這樣砸盤的人會少。沒想到A股這幫資金“猥瑣”的程度遠超預期,開盤A股、港股都衝高,港股可以說暴漲,但隨後內資就開始砸盤消費、地產板塊等權重板塊,A股直接跳水,把港股也帶下來了。
港股大漲,說明外資對《政府工作報告》的定調比較積極,內資的樂觀程度連外資都比不上,看今天債市反彈就知道,這幫資金還苟在債市。
直到11點左右,這幫資金兌現完之後,做多的資金積極買入,A股、港股再次走強。但港股強度還是遠超A股,恒生指數暴漲近3%,恒生科技暴漲4%,而a股尾盤才翻紅。
再來看今天的重磅消息:
昨天A股收盤後、美股盤前,英偉達繼續大跌,美股納指也大跌,但外資機構開始看多英偉達了,理由是英偉達的動態市盈率快到20倍了,20倍PE的英偉達什麽概念?英偉達自身過去5年最低估值,相比整個半導體SOX估值溢價過去10年最低、相比整個標普估值溢價過去10年最低。
所以,昨晚英偉達低開高走來了個反彈,帶領美股納指走強。另外,近期美股加速下跌一個重要原因是關稅,但今天淩晨,美國商務部長又放風,特朗普將在關稅上與加拿大、墨西哥妥協,可能明日宣布減免。看來,美股這麽跌,特朗普政府也有點慌。

算力就在這兒一起說吧,昨天有跟大家提過,英偉達近期的殺跌主要來自於宏觀的風險,至於砍單、H20禁售更多是下跌時候的鬼故事。實際上,deepseek引爆了國內AI算力的需求,阿裏大幅增加資本開支,買的多數是英偉達的H20,國產算力炒的嗨,更多是炒的英偉達被禁以及遠期放量的預期。
昨天披露的與杭州x公司簽訂了《算力服務協議》就是證明,由於某些原因,國內大廠隻能通過“以租代售”的渠道來買英偉達的算卡。之前其實有調研說海南華鐵、、、等公司拿了x公司的訂單(不保真),之後宏景科技、海南華鐵都實錘了,所以沒有實錘的元道通信、也暴漲。


英偉達最近確實跌的慘,但不代表英偉達就拉了,國產算力和英偉達的差距實際上在拉大,英偉達今年將會發布GB300,而華為910c良率還上不去。除了硬件外,還有deepseek這樣牛叉的團隊在優化軟件生態,目前英偉達的卡才是最優解。⠠⠀

可能有些人說我崇洋媚外,我隻是闡述事實,我們到A股是來賺錢的,不是為情懷買單的。底部看敘事,高位看圖形,敘事這東西隻是上漲過程中的催化劑,漲上去了誰還信誰就買單,21春節後的白酒醫藥、22年後的“新半軍”套的慘不慘,你我都清楚。
再來看說說今天最重磅的《政府工作報告》,GDP目標5%左右,赤字率4%,CPI目標2%,都符合市場預期。

我覺得這些細節值得關注:
國務院研究室:把穩住樓市股市寫進《政府工作報告》總體要求,這是第一次。政府工作報告》起草組成員、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陳昌盛5日說,更大力度穩住樓市股市,釋放財富效應。資本市場有句話叫“三根陽線改變你的信仰”,資產價格形態的改變可以提振消費,促進物價溫和回升。

國務院研究室:推進部分品目消費稅征收環節後移並下劃地方 這項改革提了多年,今年下決心要加快。⠀

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,反正消費、地產、科技都能找到利好。
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:支持科技企業發展。對於“控股型”並購,試點將貸款占企業並購交易額“不應高於60%”放寬至“不應高於80%”,貸款期限“一般不超過七年”放寬至“一般不超過十年”。

最後簡單看下盤麵,截至收盤,A股上證指數漲幅為0.53%,創業板指微漲0.01%,港股恒生指數漲幅為2.84%,恒生科技指數漲幅為4.02%。市場成交額小幅放量至1.54萬億,漲跌基本各半。⠀

分行業來看,通信、機械設備、銀行、汽車、計算機等行業領漲,房地產、農林牧漁、綜合、醫藥生物、美容護理等行業領跌。

今天的走法是進攻的科技漲,低位的順周期板塊跌,但我覺得市場太過二極管了。今年5%的GDP目標,4%赤字率,國內經濟有望企穩回升,而且1月製造業PMI已經重回榮枯線了,樓市也在回暖。CME預測二月份挖機內銷9000台同比增54%,一月份在有春節因素的情況下同比為0%,遠超預期,1、2月份國內內銷累計同比增速28%,接近2023年水平,挖機銷量在今年前兩個月持續上行。
這些數據都在說明經濟在企穩向好,但市場卻還是對消費、地產很悲觀,我今年戰略性看好順周期板塊,如果不想在高位科技股裏混戰,低位複蘇線值得關注。盤後美元指數大跳水跌破105關口,利好新興市場。
